查看: 639|回复: 1

临夏美食节印象记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8-9-26 14:49:37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           又是一年一度的临夏美食节。这次是西安的高总邀请去观光并享受美食。同行的是一群年轻的女孩子。她们从西安、成都、兰州多地会合,靓丽蓬勃,是抖音网红。




          说来惭愧,我对抖音的了解不很多,到现在为止,也不太明白它以何种方式来传播。我也有点怀疑,这些花枝招展的女孩子们,是否真的可以有能量传播这种大型的活动。




           我以一个作家的身份来到临夏,我热爱美食,喜欢旅游和行走,相信自己的眼睛和内心的体验,这些部分可以通过文字来记录、呈现和表达。作家通常对于自己的经验和文字有特别的信任。而且大部分作家更依赖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介。正因如此,我和这些年轻的女孩子们很少交流,我们各自信任自我的媒介和方式。而且正如我预料的那样,她们也没有充足的兴趣来了解一个作家的状态。但总体来说,我们相处愉快。












          到达临夏的当晚,我就享受到了一顿丰盛的美食。是一家当地很有名气的饭馆。里面的手抓羊肉尤其美味。手抓是甘肃的特产,本省的兰州、甘南、定西,以及陇东和河西地区都有这道菜品,但要论其中的翘楚,当然非临夏莫属。从食材的选取,到烹调的精细,从色泽到口感,再到绵长的回味,临夏的手抓几乎做到了某种极致。








          我记得有很多次,我和一些热爱美食的朋友们,驱车数百里,就是为了大快朵颐。实际上临夏的美食名目繁多,能满足任何一位有不同饮食习惯的游客。每一种饮食,既独特又美妙,完全可以激发起快乐的感官和精神体验。临夏古称河州,是古代的重镇,是多民族居住的水草丰美之地,对饮食和烹调的热爱其实呈现的是积极、健康的心理诉求。民以食为天,这是最基本的生存愿望。仓廪实而知礼节,从而载歌载舞,手之舞之,歌之蹈之,实际上表达的是物质丰富之后人类生活的文化需求。比如四方闻名的河州花儿,其韵调之婉转妍美,其唱词之朴实生动,其赏心悦目之愉悦痛快,时时处处撩人心魄,堪称中国花儿之最。













 楼主| 发表于 2018-9-26 14:50:33 | 显示全部楼层
        在夜色里游览了临夏著名的八坊十三巷。我的一位大学同学热情地担当导游。八坊十三巷是对元代以来的古建筑的复原。这算是临夏的一个大手笔。建筑风格完全仿古设计,几乎再现了旧时的原貌。在这里,能看到回族砖雕、汉族木刻、藏族彩绘,雕梁画栋,亭阁廊台,青砖绿瓦,都称精美,曲折小巷,市井烟火,恍若旧时。建筑是再现和保留历史记忆的最有效方式。我所知道的国内古建筑群落非常之多,它们也都成为当地最有文化魅力的景点。临夏有丰厚的人文沉淀,八坊十三巷生动地保留和延续了传统的物质记忆。






         前些年常来临夏,为美食,为文化寻踪。我也明显地感受到这座城市发生的变化。越来越多的游客来观光旅游,另一些文化学者则对其蕴藏的古老文化兴趣浓烈。我的一些导演朋友和影视专业的学生们,先后在这里拍摄了大量的影视作品,很多作品都引发了强烈的反响。这些成功的作品并不全是因为技艺,而是其选题本身就具有独特的人文魅力。






          文化是所有审美的总和,人类生活的几乎所有层面,都可赋以文化之名。从最基本的感官反应出发,美食触发了味蕾,音乐唤醒了耳朵,绘画使得眼睛明亮,建筑则有效地让身体安静。感官的愉悦代表了基本的审美。所以对食物的追求映照出丰富多元的文化诉求,正如年轻的女子对镜梳妆,镜像的痴迷岂止自盼,实际上是心灵、身体与人间烟火之间构建的完整复杂的反应链。






         临夏有美食,有美景,物产丰富,人文荟萃,每年举办的牡丹节、美食节,也在不断地扩大它的知名度。但如何能够更好地提升其影响力,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。








           回过头再说说抖音网红女孩子们。美食节开幕之后,她们手持手机和简单的支架,行走穿梭于展馆和街区,身形靓丽,顾盼生辉,也是一道美丽风景。我是想写一点美食节的印象文字,正在心里琢磨构思。我也很好奇她们如何制作抖音,结果到了下午时候,我还未写出游记出来,却已经看到高总传来的十几条抖音视频。原来她们在展会开始不久,就已经开始制作并上传抖音了。而且在短期内,她们的作品就有了惊人的浏览量。从视频本身看,设计、创意和剪辑水准也让我惊讶。这让我感慨,世界是年轻人的,如我这样的大叔一代,无论速度、体力和观念,确实落后她们一大截了。






             当然,如果她们能看到我的这篇印象小文,我就可以说,我们也不是泥古不化的人,我们接受新事物并且支持年轻一代,就像我们都热爱美食和所有带来美感的事物。正所谓: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。


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文字作者:尔雅


          尔雅,作家,影视评论家。甘肃通渭人。发表作品约400万字。主要作品:《蝶乱》、《非色》、《卖画记》、《同尘》、《一个人的城市》、《哑巴的气味》等。中短篇作品入选多种文学选本。获得过多次文学奖励及资助。中国作协会员。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。甘肃省文艺界四个一批人才。甘肃省影视作品审查委员会委员。现居兰州。




           活动两天,由来自兰州,西安、成都的8位网络人气主播和2位旅游大V,分别在映客,花椒、一直播等直播平台和抖音通过直播、短视频、微信朋友圈,微博等方式进行网络宣传活动,截止发稿时累计通过网络观看和关注人数1310万人以上,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。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